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不感谢妈妈,我还能感谢谁呢?(文末附小调查)

2018-03-28 陶子 壹陶然

壹陶然语文·亲子·教育

近日,一首2年级学生的小诗再次成了网络热点。这篇题为《我不感谢妈妈》的诗,历数妈妈逼着他刻苦学习对他严厉管教但最后出现了神转折。

这位小男孩,天性肯定同其他孩子一样爱玩,但分明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。整篇诗句里,饱含自豪与成就感,哪怕是对母亲的嗔怪中,也流露着一种骄傲感谢——自己有这么一位好妈妈。

这位妈妈肯定是一位懂得引导孩子、懂得“陪读”的好家长。手中有两把刷子,同时也有让孩子欣欣然的“蜜糖”。我特地去网上搜索了男孩母亲的教育信息,发现这位妈妈在引导孩子方面有以下特点。

顺从兴趣

男孩的妈妈作为大学老师,非常清楚孩子需要学什么,或者说在幼儿儿童时期需要积累些什么。她选择了语文相关进行启蒙启发。语文知识面很广,语文素养又是通向各学科的基础。而孩子恰好在学龄前表现出对“汉字”的爱好(或许,这一偶然也是因为有其母亲的引导造成)。

既然爱好“识字”,他妈妈就顺应这个爱好引导孩子去识字。当然,识字不是很枯燥地让孩子去“死记硬背”,而是通过生活和游戏活动,寓教于乐,不知不觉中就和“汉字”交上了朋友。

但是有很多父母,因为环境而导致焦虑情绪下,往往因为别人学了什么而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,或者为了所谓的“考什么而学什么”。

或许,需要尊重下孩子的兴趣,再或者,在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的同时,引导孩子去“培养”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兴趣。


心中有原则

小男孩直言不讳说“妈妈让自己站墙角”,可见,他妈妈还是个很有原则的家长,并制定了“奖惩方案”。所谓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”,家庭教育中的“规矩”是守护孩子的保障,心中有原则的父母,孩子才有正确的是非观。

在近现代,有些名门家族在教育孩子中,也是有很严格的家规,如果孩子犯错严重,还会对孩子进行一定的肉体惩罚。但不知从何时起,我们的孩子已经变得“打不得骂不起”了。难怪乎,某大学教授会高呼“不打不骂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”。或许,有偏激的地方,但是一味的正面教育,正面鼓励,是否真的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呢?

陶子自己的孩子,男孩,处在人生第一叛逆阶段(三岁),很多时候,大人不允许做的事,他偏偏要去尝试,比如,摸危险设备。为了让他记住不能摸,靠说教是没有用的,越说越激起其好奇心,所以,当他要去触碰热水时,我就“顺”着他让他用指尖去轻轻触碰下,在这个“试错”的体验过程中,孩子才能知道大人口中说的“不能碰”是真的有危险。同样的,在犯了某个错误,而靠大人说教无效情况下,有时肢体刺激(比如:打手心)也是比较有效的。可是,有一次,我在惩罚孩子,打孩子手心时,被一个亲戚看到了,被指责“怎么可以打孩子呢?”,还强调了“我可是从来没有打过孩子的。还是个老师呢!”

最后一句话,伤了我的心。确实,在教育职业方面,教师打骂孩子是不允许的,有违师德。好多教得很好的老师因为肢体上触碰学生而失去了所热爱的事业。确实,很多时候打骂是比较无奈而又低级的方式,但是,这简单“粗暴”的方式,之所以几千年来在传统家教中存在着,肯定也是有其一定合理之处。作为家长,在教育孩子时,在必要的时候,陶子以为可以适当采取。特别孩子比较小,无法直接理解“说教”时。当然,小的时候不好好教育引导,等到孩子长大了,再想用“打骂”以此来唤醒孩子,那是低级而又无意的。

(关于教育子女时,你有没有动手打过孩子,在文末可以做个小调查。)

善于引导

写诗男孩能够从小有写作习惯,能够听从妈妈按时做练习读古诗,并且确实对他的语文素养提高有效果,可见,妈妈对他的引导是有效的。

这位男孩的妈妈,在孩子一年级时,便尝试引导他写作文,在一次榨果汁时,妈妈引导孩子参与和观察,把橙子带着皮放进榨汁机里,喝了带皮的橙汁后,在2017年3月4日的日记里,男孩写了第一篇作文《榨果汁》

我们还尝了带皮的橙汁,特别的苦,妈妈不相信,非要试试,结果,妈妈喝完后,妈妈也苦得吐了。妈妈说:以后再也不榨带皮的橙汁了。 

从上述资料看,为了让孩子入门作文,妈妈在体验生活中引导孩子做表达练习,既保护了孩子爱语文的兴趣,又激发了孩子主动表达自我的积极性。

可以想象,妈妈让他从小诵读经典,肯定不是随便扔一本书让他自己在一边读就好了,而是别有心裁地设计了一些活动或环节,让孩子在特定氛围中诵读经典,并爱上经典。

一家长跟我反映:每个学期开学,都会给孩子买很多很多书和课外辅导书,可孩子只做老师布置的,她布置的就不做,要求我每天给他布置额外的课外任务。

这位家长在“逼”孩子做练习,还想到借老师的名义来“逼”孩子,可谓用心良苦。

所以课外辅导书不是塞给孩子就可以了,而是引导孩子心甘情愿来做。如果孩子真不愿意,那就要换种方式来让孩子复习巩固。

陶子曾写过“课外辅导资料”使用方法,点击蓝色字可看☟

小学语文课外资料使用说明书,为孩子收藏起来吧

没有妈妈,

就没有现在的我。

我不感谢她,

我还能感谢谁呢?

如果不是妈妈用心着

去爱、去尊重、去引导孩子

就不会

有如此懂事的孩子


爱孩子

就是尊重孩子、理解孩子

当尊重理解孩子的时候

哪怕是“惩罚”

孩子也能从内心

感恩父母


在此,麻烦各位看客勾选下以下选项。谢谢。


回复 惯 可得习惯养成干货

回复 可得阅读笔记打印版

回复拼音、识字、阅读和作文等关键词

得对应资料推送

也可点击公众号对话界面的菜单获取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得更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